近年來,分布式光伏憑借“貼近負荷、靈活消納”的優(yōu)勢,在工商業(yè)廠房、農村屋頂、農業(yè)大棚等場景快速鋪開。不同于集中式光伏電站的規(guī)?;O計,分布式光伏的單項目容量多在1MW至10MW之間,且接入電壓等級低(多為10kV或380V),需通過光伏升壓箱變完成“低壓直流-高壓交流”的轉換與升壓,才能接入公共電網。
作為連接光伏陣列與電網的核心設備,光伏升壓箱變的容量匹配直接影響項目的發(fā)電效率、電網安全性及投資經濟性。
一、理解光伏升壓箱變在分布式光伏系統(tǒng)中的核心角色
光伏升壓箱變本質是“變壓器+開關柜+保護裝置”的集成化設備,其核心功能有二:一是將光伏逆變器輸出的低壓交流電(通常為380V/690V)升壓至電網要求的電壓等級(如10kV/35kV);二是通過內置的保護裝置(如過流、過壓、差動保護)隔離光伏系統(tǒng)故障,保障電網穩(wěn)定。
對分布式光伏項目而言,光伏升壓箱變的容量選擇需同時滿足“發(fā)電側出力特性”與“電網側接入要求”。若容量選小,會導致光伏出力受限(“窩電”),降低項目收益;若容量選大,則會增加初期投資成本,且可能因負載率過低導致設備效率下降。因此,“精準匹配”是關鍵。
二、影響光伏升壓箱變容量匹配的五大核心因素
要確定光伏升壓箱變的合理容量,需從光伏系統(tǒng)的“發(fā)電能力”、電網的“接入限制”及設備的“運行特性”三方面綜合分析。以下是五大關鍵影響因素:
1. 光伏組件裝機容量與逆變器輸出能力
光伏組件的總裝機容量(單位:kWp)是系統(tǒng)的“發(fā)電潛力”,但實際能輸入光伏升壓箱變的功率受逆變器效率、光照條件、溫度等因素影響。通常,逆變器的額定容量(單位:kVA)需與組件容量匹配(一般按1.1:1~1.2:1配置,以應對組件衰減與逆變器效率損失)。因此,光伏升壓箱變的低壓側輸入容量需至少等于所有逆變器的額定容量之和。
例如,一個1MWp的光伏項目,若選用10臺100kW逆變器(總容量1000kW),考慮逆變器效率(約98%)與組件衰減(首年約2%),實際低壓側輸入功率約為960kW(1000kW×0.98×0.98)。此時,光伏升壓箱變的低壓側額定容量需至少覆蓋960kVA(按功率因數(shù)0.9計算,視在功率≈有功功率/0.9≈1067kVA),但實際設計中需預留一定裕量。
2. 電網接入點的短路容量與電壓等級
電網公司對分布式光伏的接入有嚴格限制,核心是確保光伏功率不超過接入點的短路容量(即電網的“承載能力”)。例如,若接入點10kV母線的短路容量為50MVA,根據(jù)《分布式電源接入電網技術規(guī)定》(GB/T 33593-2017),光伏滲透率(光伏容量/短路容量)通常需控制在10%~30%以內(具體以當?shù)仉娋W要求為準)。假設滲透率限制為20%,則該接入點允許的較大光伏容量為10MVA(50MVA×20%),對應的光伏升壓箱變容量需不超過此值。
此外,電網接入電壓等級(10kV/380V)直接決定光伏升壓箱變的高壓側額定電壓。若項目采用10kV接入,光伏升壓箱變的高壓側需配置10kV油浸式或干式變壓器;若為380V接入(僅適用于極小容量項目),則需使用低壓并網專用箱變。
3. 光伏出力的波動性與箱變的過載能力
分布式光伏的出力受天氣影響顯著(如陰雨天出力驟降,晴天中午達到峰值),光伏升壓箱變需具備一定的短時過載能力,以應對峰值出力。例如,油浸式變壓器的短時過載能力可達1.5倍額定容量(持續(xù)1小時),干式變壓器則為1.3倍(持續(xù)30分鐘)。因此,在計算箱變容量時,需結合當?shù)毓庹諗?shù)據(jù)(如典型日發(fā)電曲線),評估峰值出力是否超出箱變短時過載能力,避免因過載導致保護跳閘。
4. 后期擴容需求與設備通用性
分布式光伏項目的運營周期長達25年以上,期間可能因屋頂資源擴展、用電負荷增加等原因需要擴容。因此,光伏升壓箱變的容量選擇需預留擴容空間。例如,若當前規(guī)劃容量為500kW,可優(yōu)先選擇800kVA或1000kVA的箱變(擴容時僅需更換部分組件或新增并聯(lián)變壓器),避免因初期容量過小導致后期重復投資。
5. 當?shù)仉娋W的無功補償要求
光伏逆變器多為“有功優(yōu)先”設計,默認功率因數(shù)接近1.0,但電網公司通常要求接入點的功率因數(shù)在0.9(超前)至0.95(滯后)之間。若光伏出力占比過高,可能導致無功不足,需額外配置無功補償裝置(如SVG)。此時,光伏升壓箱變的容量需與無功補償裝置的容量協(xié)同設計——例如,若光伏容量為1000kVA,無功補償容量需按20%~30%配置(200~300kVar),箱變需預留無功補償裝置的安裝空間與接口。
三、光伏升壓箱變容量匹配的具體計算步驟
基于上述因素,光伏升壓箱變的容量可通過以下步驟計算:
1.
計算光伏系統(tǒng)最大有功出力(Pmax):根據(jù)組件裝機容量、逆變器效率、光照衰減系數(shù)等,計算項目全生命周期內的最大有功功率(通常取標準測試條件下的90%~95%)。
2.
確定電網允許的接入容量(Pgrid):根據(jù)接入點短路容量與滲透率限制,計算電網允許的光伏容量(如Pgrid=S短路×滲透率限制)。
3.
修正無功補償需求(Qcomp):根據(jù)功率因數(shù)要求,計算所需的無功補償容量(Qcomp=Pmax×tan(arccosφ1)-Pmax×tan(arccosφ2),其中φ1為逆變器默認功率因數(shù)角,φ2為目標功率因數(shù)角)。
4.
計算視在功率(S):綜合有功與無功需求,S=√(Pmax2+Qcomp2)。
5.
選擇標準容量等級:根據(jù)計算結果,選擇接近的標準箱變容量(如1000kVA、1250kVA等),并驗證其短時過載能力是否覆蓋光伏峰值出力。
例如,某工商業(yè)屋頂光伏項目:
組件裝機容量800kWp,逆變器效率98%,組件首年衰減2%,則Pmax=800×0.98×0.98≈768kW;
接入點10kV母線短路容量40MVA,滲透率限制25%,則Pgrid=40×0.25=10MVA(遠大于768kW);
目標功率因數(shù)0.95(滯后),默認功率因數(shù)0.98(超前),則Qcomp=768×tan(arccos0.98)-768×tan(arccos0.95)≈768×0.199-768×0.329≈-150kVar(負號表示容性無功,需配置容性補償裝置);
視在功率S=√(7682+(-150)2)≈787kVA;
選擇標準容量800kVA的光伏升壓箱變,其短時過載能力(1.5倍)可覆蓋光伏峰值(如陰雨天轉晴天的瞬時過載)。
四、避免兩大誤區(qū):容量“過小”與“過大”
在分布式光伏項目中,光伏升壓箱變容量匹配的常見誤區(qū)有兩種:
容量過?。簽榻档统跗谕顿Y,選擇低于計算值的箱變容量。這會導致光伏出力受限(如夏季中午高峰時段,逆變器因箱變容量不足而限發(fā)),降低項目收益率。例如,某500kW項目選擇630kVA箱變(理論可行),但實際運行中因逆變器效率損失與溫度升高,夏季出力常達550kW,超出箱變容量,被迫限發(fā)10%~15%。
容量過大:盲目選擇高等級箱變(如1000kVA箱變用于300kW項目)。這會導致變壓器負載率長期低于30%(“大馬拉小車”),設備效率下降(油浸式變壓器負載率低于30%時,空載損耗占比超過50%),同時增加初期投資(1000kVA箱變比630kVA貴約40%)。
五、總結:科學匹配光伏升壓箱變容量的核心邏輯
光伏升壓箱變的容量匹配需以“光伏出力特性”為基礎,以“電網接入要求”為邊界,以“全生命周期經濟性”為目標。通過計算大有功出力、評估電網承載能力、修正無功補償需求,并預留擴容與過載裕量,選擇標準化的箱變容量等級。
對于分布式光伏項目的開發(fā)者而言,建議在設計階段聯(lián)合逆變器廠商、箱變供應商與電網公司進行三方論證,結合具體項目的光照數(shù)據(jù)、接入條件與運營規(guī)劃,制定“定制化”的光伏升壓箱變容量方案。